燃氣鍋爐的熱效率測試是評估能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,通過規范的測試方法掌握實際運行效率,為節能調整提供依據,適配不同場景下的能源優化需求。
正平衡法是直接測量輸入與輸出能量的測試方式。測試時,需記錄單位時間內的燃氣消耗量與產生的蒸汽或熱水量,同時測量進水溫度、出水溫度或蒸汽壓力。例如,每小時消耗燃氣50立方米,產生溫度80℃的熱水10噸(進水溫度15℃),可通過熱量計算公式得出輸出熱量,與燃氣總發熱量的比值即為熱效率。該方法操作簡單,適合穩定運行狀態下的快速測試,但對流量計量精度要求較高。
反平衡法通過計算各項熱損失間接得出效率。測試需測量排煙溫度、過量空氣系數、灰渣含碳量等參數,分別計算排煙熱損失、化學不完全燃燒熱損失、機械不完全燃燒熱損失等。排煙溫度每升高10℃,熱損失約增加0.5%-1%,過量空氣系數超過1.2時,也會導致排煙熱損失上升。反平衡法能明確效率低下的原因,適合深入分析鍋爐性能,但測試步驟更復雜,需專業儀器配合。
測試前需確保鍋爐運行穩定,連續運行時間不少于1小時,各項參數波動控制在較小范圍。測試過程中,燃氣流量、水溫、煙溫等數據需連續記錄,每個參數至少采集3次,取平均值作為計算依據。對于蒸汽鍋爐,還需測量蒸汽濕度,避免影響熱量計算準確性。
熱效率測試需結合鍋爐型號與運行工況選擇方法,定期測試可及時發現燃燒系統或換熱部件的異常,通過調整燃燒器參數、清理受熱面等措施提升效率,讓燃氣鍋爐在節能與環保方面達到更優狀態。